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,苏州工业园区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打通知识产权创造、运用、保护、管理、服务全链条,推动知识产权与科技、经济、产业深度融合,为促进高质量发展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一是知识产权创造提质增量。2020年底园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174.4件(今年1-5月为185.4件),是全省平均水平(36.1件)近5倍。目前,累计发明专利授权超1.8万件,列全市第一;累计获中国专利奖35项,其中金奖3项,推动苏州市实现专利金奖零突破。二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显著。高标准建设国家专利导航纳米技术产业发展实验区,成立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,促进知识产权运营运用。推动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双创债、江苏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成功落地,其中证券化创新做法获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“最佳实践案例”。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全面提升。成立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,设立“知识产权纠纷协同调解中心”,跨部门联动机制日益完善;搭建知识产权海外预警平台,与新加坡知识产权局联合成立“中国与海外专家联席工作站”,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海外保护能力;设立全国首家地方国际商事法庭,集中管辖有关涉外商事案件;制定实施《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保障办案指引》,有效破解知识产权“技术事实认定难”问题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。下一步,我们将聚焦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,以高价值知识产权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以实现创新价值为导向,以促进产业发展为根本,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,着力营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生态。重点抓好三个方面:
一是聚焦产业,更高水平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。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,聚焦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,支持区内科研院所、新型研发机构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等,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开展专利布局,力争未来3年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3500件,总数突破10000件。加强对姑苏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的知识产权服务,发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、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资源集聚作用,强化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,推动成立知识产权联盟,引导上下游企业构建专利池,增强产业总体竞争力。
二是精准扶持,更大力度培育知识产权创新企业。配合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计划,壮大“科技型中小企业-高新技术企业-瞪羚企业-独角兽企业-上市企业”集群,重点遴选、培育、打造一批知识产权高峰企业,力争1000家企业入库苏州市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库。借鉴纳米导航实验区建设经验,深化重点产业及细分领域专利导航,为企业开展专利技术规划布局提供参考。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协议,引导企业适应更高知识产权标准下的投资和贸易。完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,制定知识产权维权指引,探索开展科创企业合规性指引,指导企业防范知识产权风险。支持企业结合全球产业竞争态势,加强海外专利布局,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研讨与制定,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。
三是多措并举,更高标准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环境。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,探索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新模式,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险,支持知识产权价值充分实现。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,建设中国(苏州)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苏州自贸区分中心,搭建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平台。深化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合作,共建长三角生物医药科技要素交易中心,推动知识产权等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。落实中新知识产权合作备忘录,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培育,依托新加坡国际仲裁、国际调解两个中心专业优势,探索推进知识产权仲裁、调解等非诉讼解决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。
总之,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大会精神,不断加大知识产工作力度,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,为苏州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作出更多园区贡献。